November 17, 2025

基地說明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


 本建築建於1940年代, 具有和洋折衷之特色,戰後劉青和(號欽侯)博士(1911.4.14 -1981.9.20)受任臺灣省工業試驗時居住之宿舍,2008年3 月25 日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物。
 


臺灣自日本統治時期起,借鏡歐洲的殖民政策,率先推動農產品工廠的現代化,並實施都市改正計畫以改善公共衛生與市容。初期的建築形式因不符臺灣潮濕炎熱的氣候而不易久用,逐漸演化為洋和折衷的風格,紅磚與水泥等新型建材也取代了傳統木構。隨著戰事發展,臺灣逐步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化基地。




這棟位於都市中心的建築正是一面歷史的鏡子:它見證了建築形式的變革、防空設施的設置,與二戰末期社會氛圍的變化。屋主劉青和留學德國,戰後擔任樟腦工廠副廠長,並與基隆顏家聯姻,象徵著日本時代工業基礎的延續,也見證戰後台灣人重新建立人際與產業網絡的過程。





圖為青禾蘊庭院。

圖為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現為青禾蘊。

圖為青禾蘊內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