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17, 2025

防空洞

1945.5.31 台北大轟炸 


宿舍北側庭院一角的防空洞屬於地下室防空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成為支援日本南方作戰的重要基地,日本政府在台積極興建防空洞的關鍵原因是為防禦二戰期間盟軍對台灣進行轟炸。


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臺灣總督府即著手進行台灣防空設施設置;1941-1944年間,珍珠港事件後、美軍加入太平洋地區戰局、防空設施尤其是臺灣總督府的重要建設。


1945年5月,美軍大舉轟炸台北,為二戰期間台灣城市所遭受最嚴重的空襲。


當空襲來時,民眾大多迅速躲入防空洞,成為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日本人稱「防空洞」為「防空壕」,防空壕反映了當時的戰備需求與城市緊張氛圍。這場空襲摧毀無數設施,也象徵著日本時代的終結與戰後重建的起點。

老屋興建於日本晚期,又是位於臺北市繁榮地區的宿舍,其安全防禦便十分重要。


據劉家後代敘述,宿舍的防空洞是劉家小孩時常奔跑玩耍的空間,不過因防空洞無法排水,每逢下雨便有積水問題。











 








圖為防空洞。